”股债对冲”这个概念,在最近几年的市场行情中,大家越来越能切身感受到。沪深300指数自2021年初以来,持续下跌,迎来漫漫熊市;相反,国债自2021年初以来,持续上涨,迎来了一波牛市,且当前仍在牛市格局当中。股跌债涨,正体现了股债对冲的这个效果。如果最近这三年多来,投资者在股票资产中叠加了比例恰当的国债资产,那么单一股票资产的系统性风险就可以比较有效地得到对冲,从而使得金融资产实现较好的保值甚至增值。
一、国债与商品的对冲效果
除了“股债对冲”以外,其实另一大类传统资产——大宗商品,和国债也具备典型的对冲效果,即“债商对冲”。债商实现对冲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们之间也呈现弱负相关性。从逻辑上说,当宏观经济下行时,经济活动放缓,商品总需求下滑,对价格形成负反馈,商品价格下跌,此时,央行往往会采取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利率下行,来刺激经济,叠加资金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增加,国债价格容易走强。反之亦然。因此商品和国债总体上呈现偏弱负相关的效果。
二、国债与商品的历史走势复盘
我们从过去二十年的国债价格和商品价格走势对比来看,在多数场景下,国债和商品的对冲效应明显。
(1)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商品暴跌、国债大涨”
2008年起,美国开始爆发次贷危机,经济情况恶化,出现衰退,并且席卷全球金融市场,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开始暴跌。美联储为了预防危机从金融市场向经济领域蔓延,连续降息10次,配合大规模购债计划和量化宽松政策,来防止经济进一步衰退。同时,中国货币当局果断降准降息,9月、10月和11月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四次降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降准,累计降息189bp、降准150bp,推动国债价格快速走牛。
(2)2009年全球流动性大放水——“商品大涨、国债回调”
2008年底到2010年初,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主要经济体为了应对危机注入大量流动性,同时扩张财政支出,使得全球总需求水平快速回升,流动性充裕程度提高,使得大宗商品价格跟随全球经济复苏而显著走高。中国同样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于2008年11月正式推出“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带动国内商品价格上行。随着经济复苏,市场风险偏好上升,国债价格面临回调压力。
(3)2014年初~2015年末——“商品熊市,国债牛市”
2014年初,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开始凸显,年初经济数据明显不及预期,国内货币政策呈现宽松基调,4月中旬降准落地,令市场的政策预期彻底改变,9月经济数据再度大幅不及预期,11月下旬正式开启降息(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宽松的货币政策叠加降息预期,国债迎来两年多的牛市,甚至催生了2015年的股市“杠杆牛”。而大宗商品市场在2014年下半年经历了原油价格暴跌(页岩油气革命),从100美元上方下跌至50美元左右,价格几近腰斩,所有商品都联动出现了成本坍塌的现象,叠加国内商品产能过剩,扩产周期比较长,大宗商品持续了漫长的熊市。
(4)2018年初~2020年初——“商品下跌,国债上涨”
2018年,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经济供需均显疲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8年货币政策基调由“合理稳定”调整为“合理充裕”,随着债市流动性大幅改善,国债价格显著上涨。2019年,股市从底部逐渐走出,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上升,债市偏震荡。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全球央行为应对疫情冲击大幅放水降息,中国同样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疫情之初降息和降准齐发,推动国债价格再度大幅上涨。而这两年期间,商品总体震荡下跌,重心下移,主要原因来自于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疫情冲击,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时,商品较2018年初下跌约18%。
(5)2020年初~2020年底——“商品上涨,国债下跌”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对第一波疫情防控相对得力,经济也领先于全球率先企稳反弹,同时全球大放水带来经济逐步复苏和通胀持续回升,商品价格也水涨船高,迎来一波牛市。国债资产随着2018年之后近两年的上涨,价格回到历史较高水平,此外随着经济回暖,国内货币政策有所收紧,利率阶段性上行,国债自高位回调。
三、商品的配置价值
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商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从2020年以来股、债、商三大类资产的季度表现也能看出,大宗商品具有对冲其它两类资产的显著效果。
(1)2020年以来,股、债同跌时,商品体现明显的对冲效果
2021Q1、2022Q1、2023Q3,股、债出现季度同时下跌的情况,但此时商品显著上涨,对冲了股、债的下跌,使得大类资产组合波动更加平滑。从背后原因来看,2021Q1和2022Q2的商品上涨,更多是由全球流动性带来的宏观驱动;2023Q3的商品上涨,则是由国内地产刺激政策持续推出带来的预期边际改善。尽管这三个期间股、债、商背后各自的驱动因素不尽相同,但正是因为这几类资产背后的低相关性,使得板块间呈现出一定的对冲效果。
(2)2020年以来,股、债、商从未发生同时下跌的情况
我们从表中还能看到,2020年以来,无论股、债之间,还是债、商之间,甚至是股、商之间,都出现过季度同跌的情况,但没有任何一个季度出现股、债、商同时下跌的情况,这同样体现出了这几类资产间的对冲效应——多数时候是涨跌互现的。
四、农产品的特殊地位
我们在上述分析中,是把商品当作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严格来说,商品分为工业品和农产品,由于其都属于大宗商品,自然都有大宗商品的一些共性,但由于板块自身属性差异、供需影响因素不同,价格走势仍会出现阶段性的差异。工业品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农产品则相对独立。因此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农产品还有更加特殊的地位。
我们之前在《起飞的可可豆》一文中,已经具体阐述了农产品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价值,其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地位不可或缺。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农产品通常与宏观经济不相关,无论宏观经济的好坏,农产品的供需面都具备较强的独立性;第二,农产品价格的高弹性,也赋予了其在大类资产配置中的地位;第三,农产品在外部极端风险下具有“危机alpha”的特性,在诸如战争等因素正面来袭时,农产品将对冲掉投资组合里的很大一部分尾部风险。因此,我们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应该更加重视农产品这一板块的配置作用。
宁水简介
宁水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宏观策略研究,投资于股票、商品、债券类资产及其衍生品的宏观策略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宁水资本秉持“宁静致远(宏观对冲)·静水流深(量化增强)”的投资及企业管理理念,依托宏观对冲、价值挖掘、量化交易,致力于成为全国领先的宏观策略资产管理公司。
宏观策略通过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自上而下全面分析股票、债券、商品等大类资产,分散配置、动态灵活组合投资。追求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寻求投资机会、配置最优策略组合、分散风险、获取中长期稳健收益。
宁水旗下共有宏观策略、主题型策略两个系列的基金。
宁水宏观系列有:股债组合策略、债商组合策略、股债商组合策略等。
宁水主题型系列有:国债主题、美债主题等。
所有策略均可以定制不同风险度的专属产品。
宁静致远静水流深
联系方式
电话:0592-5280755
合格个人投资者请联系
温女士13328315545
专业机构投资者请联系
林先生15679495888
邮箱
ns@ningshuicapital.com
地址
厦门市思明区环岛东路中航紫金广场A塔18楼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风险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宁水资本投资人参考,且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