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宏观对冲?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市场高度波动的背景下,宏观对冲策略凭借其分散风险、平衡收益的特性,成为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人群的 “避风港”。从跨资产、跨市场、跨行业板块到衍生品对冲,每一种对冲方式都像精密仪器上的齿轮,通过独特的运转逻辑,共同构建起抵御市场不确定性的坚固防线。理解这些对冲方式的内在逻辑,是把握宏观对冲策略核心的关键所在。


一、跨资产对冲:资产轮动中的风险分散


跨资产对冲的核心逻辑源于不同资产在经济周期中的轮动规律。股票、商品、债券对经济环境的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当经济处于复苏阶段,企业盈利增长带动股票市场上行,而债券收益率因利率上升承压;通胀高企时,商品资产往往因供需关系而保值增值,股票和债券则可能面临估值调整压力。通过将资金配置于不同资产类别,投资者能够利用资产间的低相关性甚至负相关性,平滑组合波动。从下图各大类资产的相关性系数来看,股债商三类资产,具有典型的低相关性与负相关性特征,通过分散大类资产配置,可以起到对冲单类资产极端系统性风险。


跨资产对冲案例:


2014年1月-2015年5月,这段时间是我国产能过剩时期。一方面,受产能过剩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南华商品指数跌幅达17.31%。另外一方面,为应对产能过剩所带来的经济下行,央行货币政策连续降准降息,受到降息政策影响,中国国债价格持续上涨;此外,受到连续资金面大幅宽松影响,股票市场也迎来的资金牛,沪深300指数涨幅达108.48%。在此期间,通过股票与国债端的配置,能够有效对冲商品价格下跌影响。


2021年2月-2022年4月,受地产下行及原材料价格暴涨影响,经济增速放缓,企业成本抬升,利润增速不断下行。在此背景下,股票市场持续下行,沪深300指数跌幅达25.87%,货币政策由紧转松,债市逐步企稳。而受海外输入性通胀及供应链扰动所带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商品价格持续上行,南华商品指数上涨幅度达49.77%。在此背景下,商品端的配置,能有效对冲股票市场暴跌影响,平滑资产组合波动。


二、跨市场对冲:全球经济分化下的对冲套利机会


跨市场对冲基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周期、政策环境和市场结构的差异。当美国经济处于加息周期,美元资产收益率上升,吸引全球资金回流,新兴市场股市和债市往往面临资金流出压力;而当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进入降息周期,新兴市场则可能因宽松的全球流动性而迎来发展机遇。投资者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在不同市场间轮动布局,通过捕捉两个市场的表现差异实现对冲和获利。从以下中国与全球主要国家同类资产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与不同国家的主要资产呈现低相关性特征。



跨市场对冲案例:


2023年受国内经济下行影响,沪深300指数跌幅达11.75%。而此时海外主要国家经济与国内经济明显存在周期错位,处于疫后典型经济复苏期,由此也带来了海外股票市场的持续走牛。

2022年-2024年,受通胀上行影响,美联储大幅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胀危机,由此也带来了美国国债利率持续上行,10年期美债利率从1.63%飙升至4.58%,美债价格暴跌。而在同一时间,我国则处于明显经济下行期,为托底经济,货币政策持续宽松,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80%下降到1.68%,中国国债价格走牛。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宏观对冲策略中针对同一类资产,通过分散市场布局,能够有效对冲单一市场暴涨暴跌风险,也能灵活捕捉多重市场投资机会,提高资产组合资金使用效率。

三、跨行业板块对冲:行业与板块周期波动中的收益平衡


跨行业板块对冲的逻辑根植于产业周期和政策导向对不同行业的差异化影响。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政策扶持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半导体)往往迎来高速增长期,而传统周期行业(如钢铁、煤炭)可能因产能过剩陷入衰退。同时,消费升级、技术革命等因素也会改变不同行业的发展轨迹。例如,在数字化浪潮下,互联网科技行业业绩爆发,而传统零售行业则面临转型压力。通过配置不同景气度的行业股票,投资者可以避免因单一行业风险集中释放而造成重大损失。当成长股板块估值过高面临回调时,防御性的消费、公用事业板块可能因业绩稳定而表现坚挺,从而对冲成长股下跌带来的组合净值回撤。从A股各行业相关性矩阵中可以看出,不同行业也明显存在相关性差异化特征。


跨行业对冲案例:


2020年4月-2024年3月,受国内宏观经济调整、美联储加息及产业周期下行影响,科技成长板块大幅调整,国证成长指数跌幅达42.31%。而在经济下行周期相对更抗跌及充分受益于国内利率下行周期的中证红利指数则上涨了7.51%。

同样,对于商品市场而言,不同板块的也呈现明显的低相关性特征。例如工业品与经济正相关,农产品与经济不太相关。细分下去是,有色、能源受全球经济影响大、黑色、化工受国内宏观影响比较大,贵金属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影响更大。由此也使得不同商品品种价格走势,具有较大差异化。


跨板块对冲案例:


2024年1月-2025年3月,在国内地产下行、基建投资走弱背景下,螺纹钢等黑色系商品需求大幅下降,南华黑色指数下跌-24.27%。而在新能源、人工智能需求爆发及资本开支不足供应趋紧背景下,铜、铝等有色金属价格则大幅上涨,南华有色指数上涨10.11%。农产品供需较为平衡,受宏观经济影响不大,整体小幅波动,南华农产品指数小幅上涨1.31%。


四、衍生品对冲:极端行情下的保险机制


衍生品对冲的核心在于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性和灵活性,为投资组合提供极端行情下的 “保险”。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品能够以较低成本锁定风险或构建反向头寸。例如,持有大量股票现货的投资者,可通过买入股指期货看跌期权,支付少量权利金获得在市场下跌时以约定价格卖出股指期货的权利,从而对冲股票价格下跌风险。在黑天鹅事件或市场闪崩等极端情况下,衍生品的非线性收益特征使其能够有效覆盖现货市场的巨大损失。此外,衍生品还可以用于构建复杂的对冲策略,如通过期权组合策略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保留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性,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风险 - 收益需求。


衍生品对冲案例:


2024年1月26日-2024年2月5日,受宏观经济下行、政策收紧及流动性紧张影响,A股市场短期大幅下挫,在不到两周内,中证1000指数下跌19.20%。而突如其来的大幅杀跌,也使得买沽1000期权合约短期暴涨148.6%,期权涨幅与指数跌幅倍率达到8:1,在极端行情下通过少量期权配置,达到了显著的对冲效果。

宏观对冲策略并非简单的资产组合拼凑,而是对不同对冲方式内在逻辑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跨资产对冲实现风险分散,跨市场对冲捕捉区域差异,跨行业板块对冲平衡产业周期波动,衍生品对冲则为极端风险兜底。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需综合考量全球经济形势、政策变化、市场情绪等因素,动态调整对冲比例和策略组合,方能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宁水简介

宁水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宏观策略研究,投资于股票、商品、债券类资产及其衍生品的宏观策略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宁水资本秉持“宁静致远(宏观对冲)·静水流深(量化增强)”的投资及企业管理理念,依托宏观对冲、价值挖掘、量化交易,致力于成为全国领先的宏观策略资产管理公司。


宏观策略通过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自上而下全面分析股票、债券、商品等大类资产,分散配置、动态灵活组合投资。追求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寻求投资机会、配置最优策略组合、分散风险、获取中长期稳健收益。




宁静致远静水流深


联系方式

电话:0592-5280755

合格个人投资者请联系

温女士13328315545


专业机构投资者请联系

林先生15679495888


邮箱

ns@ningshuicapital.com

地址

厦门市思明区环岛东路中航紫金广场A塔18楼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风险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宁水资本投资人参考,且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