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市场的一只潮玩股很火爆,它曾经也是宁水股票持仓组合的一员,这只股票大约在2021年底开始建仓,然后逢低逐步网格加仓,2025年2月股价到达当初设定的目标价100元附近,按策略计划清仓了。投资者在市场上呆的时间足够长的话,一般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万物皆周期”这句话。市场有自己的周期,可能突然间某个行业或某家公司就成了风口,一下子就获得了高估值,而在上一年这行业或这公司可能还是比较冷门的。
近五年来,从大宗商品暴涨暴跌,到白酒股、新能源股的盛极而衰,从科技行业的颠覆式创新,到股票市场的牛熊转换,周期如同看不见的指挥棒,始终主导着市场的节奏。对投资者而言,真正重要的不在于预测明天的涨跌,而在于学会“聆听周期,理解周期,运用周期”。
一、 聆听周期
投资世界中最确定的事实,就是市场永远处于周期性波动之中。正如霍华德·马克斯在《周期》中所阐述的:“证券市场中的情绪波动,就像钟摆一样,大部分时间都在走极端,不是摆向极端点,就是在摆离极端点,很少停留在中心点。”这种钟摆式的运动轨迹构成了金融市场最基本的运行规律,也是投资者首先需要聆听的市场“心跳”。
市场从不会突然转向,它总会在细微处发出信号。这些信号可能藏在工地的塔吊数量里,可能写在港口堆积的集装箱上,也可能隐含在央行季度报告中的“社融增速”。周期的本质,是经济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波动规律——就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繁荣与萧条交替出现,只是每次的“温度”和“时长”略有不同。
聆听周期的第一步,是培养对“周期信号”的敏锐度。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周期”理论认为,技术革新会带来50-60年的长波繁荣;宏观策略管理人达利欧关注的“信贷周期”,则揭示了债务扩张与收缩对经济的放大效应;而普通投资者,可以从身边的“经济体温计”入手:餐饮店的顾客数(消费热度)、企业招聘需求(就业市场)、超市促销活动的频率(居民消费力)……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都是周期律动的注脚。聆听周期,不是捕捉每一天的涨跌,而是识别那些跨越数月、数年的结构性变化,要区分“短期噪音”与“长期趋势”。
二、理解周期
为什么周期会存在?周期并非简单的价格起伏,而是经济规律、人类心理和制度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产物。
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失衡是周期形成的基本经济动因。以房地产为例,从拿地到交房通常需要2-3年,当市场火爆时,开发商会加大拿地力度,但新楼盘的交付却需要时间。这种“需求前置—供给滞后”的错配,导致房价先涨后跌,形成“繁荣—衰退”的周期。2015-2021年的中国楼市,正是这一逻辑的典型演绎——棚改货币化刺激需求,开发商疯狂拿地,最终在政策收紧后迎来库存积压与价格回调。
信贷周期则是理解现代经济波动的关键维度。经济上行时,银行更愿意放贷,企业拿到资金扩大生产,居民贷款买房消费,需求进一步增长;而当经济下行,银行收紧信贷,企业融资困难缩减产能,居民还款压力增大减少消费,衰退便被加速。2008年次贷危机中,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崩溃正是信贷周期逆转的结果——从“宽松放贷—房价上涨—更多人贷款买房”的正向循环,突然转向“收紧信贷—房价下跌—断供潮”的恶性循环。
行业的周期特性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行业和市场可能受周期性波动的影响程度不同。传统周期性行业如钢铁、煤炭、有色等受宏观经济影响显著波动剧烈,而防御性行业如公用事业、医疗健康等则相对稳定。科技行业虽然也有周期,但更多由产品创新驱动,与宏观经济周期并不同步。
人性的“钟摆效应”是周期的心理基础。投资者的情绪波动也跟钟摆一样,在贪婪与恐惧之间大幅摆动。当市场上涨时,投资者会线性外推,认为“这次不一样”,直到泡沫破裂;当市场下跌时,又会陷入过度悲观,忽视资产的内在价值。
理解周期的本质,是认识到它既是客观规律,也是主观博弈的结果。投资者需要做的,不是对抗周期,而是理解周期背后的多重逻辑,从纷繁的数据中找到“周期相位”的坐标——当前处于繁荣期的尾声还是衰退期的谷底?是复苏期的萌芽还是过热期的顶峰?
三、运用周期
资产配置的“美林时钟策略”是最经典的周期运用。美林投资时钟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复苏、过热、滞胀、衰退四个阶段,并对应推荐股票、商品、现金、债券四类资产。比如在经济复苏期(GDP回升、通胀低位),企业盈利改善,股票是最优选择;而在滞胀期(GDP回落、通胀高位),现金为王。这种策略的核心,是根据周期位置动态调整资产比例——当周期从衰退转向复苏时,逐步增加股票仓位;当周期从过热转向滞胀时,提前减持商品。
行业轮动的“周期映射”则是更精细的操作。不同行业对周期的敏感度不同:有色、煤炭等资源品是强周期行业,股价与大宗商品价格高度相关;消费、医药是弱周期行业,需求相对稳定;科技行业则受创新驱动,周期波动更多来自技术迭代而非宏观经济。
逆向投资的“反人性操作”是周期运用的最高境界。当市场恐慌时,优质资产往往被错杀——2013年白酒行业十分低迷,有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紧密跟踪白酒的终端价格,在终端价格企稳之后的半年开始逐步买入白酒股;2023年底香港市场被称为“国际金融中心遗址”,有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则逆向大胆买入被低估的优质公司。逆向投资的核心逻辑,正是基于对周期的深刻理解:“别人恐惧我贪婪”的前提,是判断市场已处于周期底部区域;“别人贪婪我恐惧”的关键,在于识别泡沫破裂的风险信号。
运用周期的最高目标,是构建“反脆弱”的投资体系。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出:“有些事物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意味着:不过度依赖单一资产,不盲目追涨杀跌,不追求短期暴利。以2025年4月7日为例,受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当日上证指数下跌7.34%,恒生指数下跌13.22%,三十年期国债则上涨1.79%,股债组合策略可以起到较好的对冲效果。当我们将周期思维融入投资决策,就能在波动中找到确定性——不是预测每一次涨跌,而是把握“大概率正确”的方向。
风险管理是周期运用的安全保障。运用周期理论投资,特别是逆向投资策略,需要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金字塔式仓位管理是一种有效方法——在周期底部区域分批建仓,随着价格上涨逐步减仓,这样既能把握机会又能控制风险。止损纪律同样重要,因为周期底部判断可能出错,必须有纠错机制。此外,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可以防范单一周期判断失误的风险,不同资产、行业、地区的周期并不同步,合理配置可以平滑整体收益波动。
宁水简介
宁水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宏观策略研究,投资于股票、商品、债券类资产及其衍生品的宏观策略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宁水资本秉持“宁静致远(宏观对冲)·静水流深(量化增强)”的投资及企业管理理念,依托宏观对冲、价值挖掘、量化交易,致力于成为全国领先的宏观策略资产管理公司。
宏观策略通过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自上而下全面分析股票、债券、商品等大类资产,分散配置、动态灵活组合投资。追求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寻求投资机会、配置最优策略组合、分散风险、获取中长期稳健收益。
宁静致远静水流深
联系方式
电话:0592-5280755
合格个人投资者请联系
温女士13328315545
专业机构投资者请联系
林先生15679495888
邮箱
ns@ningshuicapital.com
地址
厦门市思明区环岛东路中航紫金广场A塔18楼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风险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宁水资本投资人参考,且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