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内卷”一词频频出圈,从学术概念逐步走进了日常生活,现在又渗透到了实体行业。所谓的“内卷”,就是指某些社会群体内部的过度竞争和内耗现象,形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而“反内卷”则是对“内卷”现象的一种反对和抨击态度。今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召开,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是“反内卷”政策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的标志,明确表达了国家要解决当前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恶性竞争的顽疾。
一、当前为何推出“反内卷”政策?
近些年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在谋生存、求发展的压力下,往往通过价格战来抢占市场份额,加速了行业恶性竞争态势,逐步呈现出失控势头。以国内的光伏行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至少有108家上市公司宣布跨界进入光伏行业。截至2024年末,国内厂商的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主产业链产能均超过1100GW,远超全球需求的600GW,几乎过剩近一倍。供远大于求的背景下,光伏组件价格跌破现金成本线,并形成价格负反馈,工业硅、多晶硅等原料价格持续下跌。
除了光伏行业,汽车、化工、水泥、钢铁等工业行业,电商、餐饮等服务业,乃至生猪等农业养殖业,也出现了深度内卷的情况,相关产品或资源品价格近些年持续下跌,这也是造成大宗商品这些年价格持续下跌的重要原因。
二、“反内卷”政策背后的深意
从更深层次看,宏观数据上,截至2025年6月,PPI连续33个月负增长,创下1996年以来第二长衰退周期,而与此同时,工业企业利润同比骤降9.1%,反映出需求不足与价格坍塌的恶性循环。行业“内卷”会导致企业增产不增利,没有利润,就要压缩人力成本,导致员工收入下降甚至被裁员,员工对未来收入存在不确定的预期。当前收入下滑,消费能力受到抑制;担心未来收入,消费意愿受到抑制。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足,是内需持续偏弱、通胀持续低迷的根本原因。截至2025年6月,CPI虽然扭转了连续四个月的同比下滑态势,但维持在零附近,低通胀仍显顽固。
“反内卷”政策的正式实施,是时隔十年后、继2015年供给侧改革后最高层对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又一次重大调整,也是试图打破当前低通胀局面的重要举措。
三、“反内卷”政策能否解决通胀的低迷?
那么,“反内卷”政策能解决通胀困境吗?首先必须认识到的是,“反内卷”是打破低通胀局面的必要条件,但显然还不是充分条件。若不解决当前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那么低通胀局面或继续维持下去,甚至形成更加恶性的循环;但是哪怕解决了当前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仍不代表能马上看到低通胀局面的扭转。“反内卷”是解决根本问题的第一步,再到行业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升级、行业利润改善、员工收入增长及预期转好、居民消费增加、经济进入正向循环等等,仍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只有经济进入了正向的循环,才有可能看到通胀的持续回升,而非仅是昙花一现。
反观2015年底之前,商品经历了2011-2015年的连续五年下跌之后,在供给侧改革政策的加持下,居民通过不断加杠杆撬动商品需求,从而推动通胀(PPI)从连续54个月同比下跌的颓势中走出,并拉动通胀持续回升,最终达到较高水平。而当前宏观杠杆率高企、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加剧、地产形势极其严峻的大变局之下,想通过“反内卷”政策来撬动经济基本盘发生扭转,难度无疑十分巨大。
四、“反内卷”政策会带来商品牛市吗?
当前的“反内卷”政策虽被广泛解读为供给侧改革2.0,但与2015年供给侧改革的行业背景仍存在巨大差异。2015年的供给侧改革更多是针对煤炭和钢铁行业的“一刀切”,力度空前,加上2015年开启的货币化棚改政策带来的地产需求急剧扩张,供弱需强的格局推动商品形成了持续三年(2016-2018)、涨幅可观的小牛市。黑色系带动化工和有色等板块“煤飞色舞”,工业品各板块共振走强。
而这次的“反内卷”政策更多是针对价格竞争严重的行业,针对性较强,覆盖范围相对较窄,且并非只对资源品行业下手,而是涉及到产业链上中下游乃至终端产业。同时,当前的宏观需求远不及当年,宏观杠杆率的提前透支使得2015年商品需求大幅释放的基础不复存在。没有需求的拉动和加持,光靠供给的收缩和调整,是很难形成商品的持续性牛市的。
尽管这样,并不意味着商品价格就不会上涨。
首先,商品价格这几年在市场情绪极度悲观的环境下或早已出现超跌状态,本身价格也有回归的需求,未必需要等到商品基本面发生实质性变化,而只要预期有明显改善、市场情绪回暖,便可实现价格的均值回归,逐步修复此前的超跌状态。
其次,政策虽然很难成为直接推动商品持续性牛市的驱动因素,但往往能起到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在价格反弹过程中成为催化剂或放大器。政策的重要性在国内环境下不言而喻,甚至对许多品种价格的变化起到关键性作用。我们在《商品的冬去春来》一文中提到,商品价格持续下跌过程中,必然隐含着行业的结构性失衡,这种时候常会引起当局的重视,当量变引起质变时,往往就会有重磅政策推出,从而改变甚至扭转市场的预期。
五、结语
市场特别容易矫枉过正,当弹簧往某一边持续压缩的时候,其实也在不断积蓄着反弹的能量。商品的持续性牛市目前还缺乏基本面的强有力证据,但也许现在已经在逐步走出熊的怀抱、并往牛的尾巴在靠近了呢?
时间,终究会给出答案。
宁水简介
宁水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宏观策略研究,投资于股票、商品、债券类资产及其衍生品的宏观策略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宁水资本秉持“宁静致远(宏观对冲)·静水流深(量化增强)”的投资及企业管理理念,依托宏观对冲、价值挖掘、量化交易,致力于成为全国领先的宏观策略资产管理公司。
宏观策略通过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自上而下全面分析股票、债券、商品等大类资产,分散配置、动态灵活组合投资。追求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寻求投资机会、配置最优策略组合、分散风险、获取中长期稳健收益。
宁静致远静水流深
联系方式
电话:0592-5280755
合格个人投资者、专业机构投资者请联系
陈女士18759771871
邮箱
ns@ningshuicapital.com
地址
厦门市思明区环岛东路中航紫金广场A塔18楼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风险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宁水资本投资人参考,且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