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2024年10月发布的《房地产会止跌回稳吗?》一文中曾指出,相较于单纯紧盯房地产去库存进度,更应将目光聚焦于已售未交付期房领域积聚的风险。房地产行业特有的“预售”制度,使得期房交付情况不仅直接牵动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前景,更与居民家庭的财富安全息息相关。时隔近一年,不妨借此机会对房地产行业近况做一次全面回顾与梳理。
一、房地产行业对GDP的影响度逐步下降
作为曾深度嵌入中国经济增长脉络的重要领域,房地产业及其辐射的上下游产业链(涵盖钢铁、水泥、家电、装修、物业管理等),对中国GDP的综合贡献经测算长期维持在25%至30%区间,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曾体现在投资、就业、消费等多个维度。
从核心贡献指标来看,房地产业的影响力正逐步收敛:其中,房地产开发与建筑行业作为直接贡献项,当前占GDP的比重已回落至12%左右(图表1),这一数值与2008年前后的水平基本持平。从当前阶段来看,尽管房地产业仍对经济有重要影响,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强关联效应已有所弱化,行业与经济的适配关系正朝着更均衡的方向调整。
二、商品房市场仍处于累库周期
房地产销售表现始终是行业关注的核心焦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商品房销售面积自2021年触及峰值后,便开启了长达4年多的回落期。2024年四季度,受政策刺激影响,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数据曾出现短暂回暖,但进入2025年,同比数据再度陷入回落通道,2025年7月当月同比降幅更是跌至-14.08%的低位。
具体到期房销售数据:我国商品住宅销售中,期房销售在2021年达到61亿平方米的峰值,2020年与2021年这两年,期房销售占总销售面积的比例甚至高达90%;而在2024年期房占比回落至70%后,2025年至今进一步降至64%(图表2)。正如我们此前在文章中提及的,期房是我国商品住宅交易的主要形式,这类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的预期,带有较强的“期货属性”。期房交易比例的下滑,从侧面印证了居民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正边际走弱。与此同时,受行业整体冲击、房企资金链收紧、爆雷信号频现等因素影响,期房交易总量与占比同步下降,进一步放大了住宅销售的下滑速度。
与销售疲软形成相互印证的是商品房待售数据。从当前时间节点来看,销售端的乏力持续推动商品房库存积压加剧,目前商品房待售面积纵向对比已处于历史高位(图表3),房地产行业的去库存之路,预计仍将是一场长期且艰巨的攻坚战。
三、已售未交付部分仍是风险关注核心
聊完显性的销售情况,我们再将视角转向房地产施工环节。由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具有周期长的特点,项目开发进度会在较长时间维度上影响房企的现金流回转效率;而对居民端而言,施工进度则直接关系到实际收房情况,进而联动影响未来的消费与投资预期。
从商品住宅年度施工面积累计值数据可见,我国在建面积占施工面积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目前仍保持上升态势,且已接近94%的占比水平(图表4)。对此,我们维持去年的观点:需高度关注在建面积占比攀升背后可能潜藏的风险积聚。当然,房地产行业的问题无法仅靠“保交房”彻底解决,但“保交房”却是推动房企回款、促进居民对地产市场预期回暖这一系列正向循环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推动力。
四、房地产底部位置到了吗?
自2021年房地产行业开启深度调整至今,这场转型阵痛已持续4个年头。从长期发展逻辑来看,弱化房地产的投资属性、推动行业回归居住本源,不仅是破解过往市场泡沫、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方向,更是修复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表的必然选择。
从近13个月的房地产相关数据来看,房地产景气指数、销售及开发数据的边际回落,叠加依旧偏弱的价格指数,均表明行业仍处于阵痛调整阶段。作为一个对经济、民生影响广泛的行业,其调整过程必然是缓慢且艰巨的,“以时间换取空间”或许仍是未来一段时期内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宁水简介
宁水资本是一家专注于宏观策略研究,投资于股票、商品、债券类资产及其衍生品的宏观策略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宁水资本秉持“宁静致远(宏观对冲)·静水流深(量化增强)”的投资及企业管理理念,依托宏观对冲、价值挖掘、量化交易,致力于成为全国领先的宏观策略资产管理公司。
宏观策略通过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自上而下全面分析股票、债券、商品等大类资产,分散配置、动态灵活组合投资。追求在不同经济环境下寻求投资机会、配置最优策略组合、分散风险、获取中长期稳健收益。
宁静致远静水流深
联系方式
电话:0592-5280755
合格个人投资者、专业机构投资者请联系
陈女士18759771871
邮箱
ns@ningshuicapital.com
地址
厦门市思明区环岛东路中航紫金广场A塔18楼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风险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宁水资本投资人参考,且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